密云水库区域大气-土-水污染过程复合相关源  被引量:1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杨东贞[1] 徐祥德[2] 刘晓端[3] 丁国安[1] 徐清[3] 程兴宏[2] 陈怀亮[4] 周怀刚 王振发 王文彦 

机构地区:[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北京100081 [2]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1 [3]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北京100037 [4]河南省气象局,郑州450000 [5]北京密云县上甸子区域本底站,北京101507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5年第A01期195-205,共11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TG1999045700);国家科学技术部国际科技合作重点项目(编号:2004DFA06100)共同资助

摘  要:采用密云水库15km处WMO区域空气污染本底站——上甸子站1990-2001年降水化学资料,并结合2002-2003年现场科学试验阶段获取的大气干沉降和湿沉降资料,从大气-土-水污染过程的复合相关源角度,综合分析了大气干、湿沉降以及白河沿岸农田、矿区和城镇污染源对密云水库的水质综合影响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时段密云水库区域大气降水中离子以SO4^2-,NO3^-,NH4^+和Ca^2+为主;密云水库湿酸沉降量夏半年(4-9月)大于冬半年(10-3月),其年际变化呈上升趋势,年平均达1038.45t,最高年份(1996)达1766.31t,最低年份(1994)为604.02t;密云水库区域大气降水pH的多年平均值为5.20,降水呈弱酸性,pH值年际变化呈下降趋势.密云水库水体不同深层的pH值均大于7.0.pH值垂直和水平空间分布呈非均一性特征,同一区域pH值随水深呈下降趋势;2002年和2003年密云水库降尘量分别为13513.08t和3577.64t,春季降尘量为全年之首,分别占其全年的61.91%和44.56%.由于大气干、湿沉降中含有多种重金属元素及有害元素,它们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库水富营养化、潜在重金属污染以及库水酸化起“加剧”作用.上述综合分析结果揭示出密云水库区域大气.土.水污染过程复合相关源特征及其多圈层相互作用效应.另外,夏季(雨季)是局地土壤污染源由于受暴雨或强降水冲刷后通过入库水系山谷坡地汇流,引起区域性大气-土-水连锁污染过程,导致水库或河流水质污染.统计分析亦发现密云水库水质污染可能与水库周边及上游局部区域降水冲刷和汇流因素相关.水库污染物浓度变化与水库上游局地区域降水量呈较显著的相关,这些相关特征揭示了水库水质污染过程大气-土-水多圈层相互作用效应.提出了水库污染复合相关源分析法观点及其追踪

关 键 词:密云水库 水质 上甸子区域本底站 大气干、湿沉降 水系污染 

分 类 号:X51[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