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传染病继发血小板低下30例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王会清[1] 

机构地区:[1]天津市传染病医院,300192

出  处:《中华临床医学卫生杂志》2005年第11期83-84,共2页China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Hygiene

摘  要:目的研究传染病继发血小板低下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30例全部紧急输入新鲜血小板预防出血后,再根据各种病因引起的传染病产生的骨髓象及临床表现分别采用部分脾动脉栓塞、应用激素、血液净化、输入静脉丙种球蛋白、肌注干扰素等方法治疗,观察变化。结果肝硬化并发脾亢者可发生出血,脾栓后血小板升高可稳定一段时间。急性戊肝、肾综合征出血热、流行性腮腺炎等急性自限性疾病渡过危险期后血小板可恢复正常。自身免疫性肝炎、慢性乙肝等慢性病则可经治疗使血小板达到安全范围。结论治疗各种急、慢性传染病过程中需多次化验血常规,结合临床表现判断血小板变化。在条件许可时,对血小板低下患者行骨髓穿刺可明确病因及造血功能,以给予相应有效的治疗,预防颅内出血及腔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关 键 词:传染病 继发性血小板低下 治疗 临床分析 原因 

分 类 号:R51[医药卫生—内科学] R558[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