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历史变迁与冲击来源——来自“制造业单位劳动成本指数测算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的证据  被引量:18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Secular Change and Source of Shock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马丹[1] 许少强[1] 

机构地区:[1]复旦大学金融研究院

出  处:《国际金融研究》2006年第1期61-66,共6页Studies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70373015);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批准号2003BJB004)的资助。

摘  要:采用制造业部门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UnitLaborCost,ULC)测算的一国实际有效汇率(REER-ULC)经常被用来衡量该国的国际竞争力状况。鉴于此,本文首先测算了1980 ̄2002年期间中国制造业部门的单位劳动力成本指数,然后采用该指数测算了同时期的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在此基础上,我们对该时期中国国际竞争力的历史变迁与冲击来源进行了分析。Unit-Labor-Cost-Based REER is often used to evaluate a country'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In view of this, this paper first estimates China's unit labor costs in manufacturing, then we estimate RMB's real effective exchange rate by that index. And based on the measure, we analyze the secular changes of, and source of shock to, China's International Competitiveness.

关 键 词:国际竞争力 实际有效汇率 单位劳动成本 

分 类 号:F831[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