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管理世界》2006年第1期14-20,28,共8页Journal of Management World
摘 要:“高增长低通胀”是2005年宏观经济运行的最基本特征。国民经济继续保持9%的高增长态势,同时,通货膨胀率(CPI增长)由上年接近4%降至2%以下,不仅如此,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和协调性均有所提高。但一些新问题出现和一些老问题的累积发展,会对2006年和整个“十一五”平稳快速增长目标的实现产生相当的压力,这些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对投资和出口的依赖度依然偏高;部分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凸现,不良后果开始显现;物价增幅进入偏低区间,通货紧缩压力加大;就业增长偏慢,农民增收难度大;外需与内需增长的不平衡问题突出。综合来看,2005年宏观经济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产能过剩与消费需求后劲不足的共同作用,可能再次出现通货紧缩问题。2006年可能是此轮宏观调控政策效果集中显现的一年,经济增长速度适度回落是其基本特征,预计GDP增长8.5%左右,投资增长和出口增长将双双放慢,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继续回落。2006年及“十一五”初期宏观经济政策取向是:继续坚持“双稳健”的总体政策取向,重点是防止通货紧缩,财政、货币和产业政策三大政策工具主要围绕着3个方面的政策取向进行灵活微调,即对日益显现的供给过剩问题,要继续采取偏紧的宏观经济政策,继续适度压缩投资需求增长,防止产能过剩的发展,同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对可能面临的内需不足、通货紧缩问题,要通过积极地促进消费需求增长,使内需增长保持快速稳定。为减少对外需增长的过强依赖,要逐步调整外贸外资政策。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16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