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晚中生代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其对岩石圈减薄机制的约束  被引量:6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俊来[1] 关会梅[1] 纪沫[1] 胡玲[1] 

机构地区:[1]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  处:《自然科学进展》2006年第1期21-26,共6页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40272084;40472105)

摘  要:变质核杂岩是华北地区晚中生代岩石圈伸展与减薄的重要产物,以辽南、瓦子峪(医巫闾山)、云蒙山等为代表的变质核杂岩具有各自的特性与共性:运动学极性、几何学不对称性、形成时间的跨越性、不分布均匀性和规模的级序性.变质核杂岩所具有的众多特点,直接为讨论区域岩石圈伸展与减薄过程提供重要约束,揭示出许多与现有盛行的地幔柱、拆沉作用、加厚造山带地壳伸展垮塌等成因模式相驳的证据.文中提出建立完善的区域岩石圈伸展与减薄模型,必须考虑到岩石圈深部的极性运动(或单向剪切)、岩石圈板块破坏的渐进性发展、伸展作用-岩浆作用关系, 以及变质核杂岩发育与郯庐断裂的同时活动性.

关 键 词:华北 晚中生代 变质核杂岩 岩石圈伸展与减薄 

分 类 号:P588.36[天文地球—岩石学] P588.1[天文地球—地质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