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邢永恒[1] 孙政[2] 袁厚群[1] 葛茂发[2] 牛淑云[1] 白凤英[1]
机构地区:[1]辽宁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大连116029 [2]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北京100080
出 处:《科学通报》2006年第3期263-268,共6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留学回国基金(批准号:2004-200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20571036);辽宁省教育厅基金(批准号:05L212)资助项目.
摘 要:Na(HB(pz)3)和Na(HB(3,5-Me2pz)3)分别与VOSO4·nH2O和KSCN及对应的吡唑在甲醇体系中反应,得到两个新型钒氧配合物VO(HB(pz)3)(pz)(SCN)(1)和VO(HB(3,5-Me2pz)3)(3,5-Me2pz)(SCN)-(SCNH)2(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紫外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并且研究了它们的荧光光谱,结果表明配合物的发光是金属钒与配体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此外,对配合物1和2进行了X射线衍射单晶结构测定.结合从头计算结果进一步分析了配合物的稳定性以及配合物分子中配键的共价特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