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史华杰[1]
机构地区:[1]浙江工商大学金融学院
出 处:《集团经济研究》2006年第02X期155-157,共3页
摘 要:信用风险是指获得信用支持的债务人,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不愿遵守合同规定按时足额偿还债务而使授信主体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我国已经加入WTO,根据WTO协议的要求,到2006链年底我国银行业要全面开放,银行业将面临更加激烈的国内、国际竞争的挑战。因此,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当不断提高自身的经营能力、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在信用风险管理上,我国商业银行应当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经验。强化信用风险的管理,建立适合自身发展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以能够尽快达到新巴赛尔协议中所作的要求。我国正处于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银行融资在现在和将来都会是企业筹措资金的主要方式,银行风险与证券风险、保险风险一起构成我国的主要金融风险。对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加强管理,既是商业银行本身的内部管理行为的需要,也是防范因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而导致银行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崩溃,从而引发金融危机的需要。
关 键 词:信用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WTO协议 风险管理模型 银行信用体系 国际竞争 全球化背景 抗风险能力 信用支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7.9.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