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周鼎武[1] 柳益群[1] 邢秀娟[1] 郝建荣[1] 董云鹏[1] 欧阳征健[1]
机构地区:[1]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地质系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6年第2期143-153,共11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批准号:2001CB409801);吐哈油田分公司项目资助
摘 要:吐-哈盆地和三塘湖盆地是上叠在古生代造山带褶皱基底之上的晚古生代-中新生代叠合改造型陆内沉积盆地.其中发育的玄武岩的全岩^(40)AR/^(39)AR年代学研究揭示其形成时限在293~266MA,为二叠纪.玄武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的对比分析表明,三塘湖盆地玄武岩具有NB,TA强烈亏损,高场强元素选择性富集的特点,显示岩浆源区存在消减组分影响,可能与古洋壳板片俯冲作用的影响有关,具“滞后弧”火山岩的特征;而吐-哈盆地NB,TA轻度亏损,TH/TA较高,应与陆内拉张带或者初始裂谷玄武岩相似.据此并结合新疆北部区域的蛇绿岩和蛇绿混杂岩带形成时期及与造山期后伸展的区域岩浆活动研究综合分析,推测吐-哈盆地、三塘湖盆地二叠纪的成盆构造背景可能与新疆北部地区晚古生代陆-陆碰撞造山之后发生的区域性伸展作用密切相关.两盆地二叠纪玄武岩应属来自不同源区、但成盆动力学相似的造山期后伸展背景,均应为陆内裂谷环境,但三塘湖盆地火山岩源区明显受到过消减组分的交代,显示先期应存在过板块俯冲消减作用.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