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道德救世思潮的历史考察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赵炎才[1] 

机构地区:[1]江汉大学人文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出  处:《长江论坛》2006年第1期79-83,共5页Yangtze Tribune

基  金: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十五"规划第三批项目<清末民初道德救世思潮研究>(鄂教思政[2004]13号/2004D314)基础研究成果之一

摘  要:清末民初的道德救世思潮并非某个阶级、阶层的思想意识,而是整个社会的共识。它大致经历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民国初期三个时期。此一思潮以人为主体,主要围绕道德思维、道德理想、道德精神、道德责任、道德判断、道德选择、道德实践等方面展开。它在很大程度上成为近代志士仁人献身经邦济国、挽救民族危亡的重要精神武器。

关 键 词:清末民初 道德救世 思潮 

分 类 号:K261.2[历史地理—历史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