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邱红根[1] 杨家英[1] 吴双南[1] 严俊[1]
机构地区:[1]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湖北省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湖北宜昌443003
出 处:《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6年第7期907-908,共2页Modern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摘 要: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膈下脓肿成因及对策。方法总结我院1984年4月-2004年4月1231例脾切除患者发生52例膈下脓肿的诊断治疗经验。结果门脉高压脾肿大687例术后发生膈下脓肿43例,占6.3%;外伤性脾破裂495例术后发生膈下脓肿6例,占1.2%。52例患者中14例保守治疗,其中12例治愈,2例死亡;14例行B超引导下脓肿穿刺置管引流,12例经1~3次穿刺引流治愈,其余2例穿刺引流效果差,改开腹手术。26例手术引流,死亡7例,死亡原因主要为败血症、肝功能衰竭、合并其他重大外伤。结论门脉高压症脾切除较外伤性脾切除有更高膈下脓肿形成率,其成因与患者肝功能、脾切除患者免疫功能的缺陷及膈下解剖学特点有关。经腹引流及B超引导穿刺引流对膈下脓肿有较好治疗效果。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