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旦纪地层黄铁矿硫同位素组成时-空变化特征及扬子地块与晚元古超大陆关系的论证  被引量:28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任伟[1,2] 张淑坤[1,2] 雷加锦[1,2] 沈延安[1,2] 陈锦石[1,2] 储雪蕾[1,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出  处:《地质科学》1996年第3期209-217,共9页Chinese Journal of Geology(Scientia Geologica Sinica)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扬子地区早震旦世时期沉积岩黄铁矿具有重的硫同位素组成,其S值从早震旦世椿木组地层的24‰左右逐渐变得更正。在早震旦世扬子地区广泛沉积碳酸锰矿和黑色页岩的民乐组时期达到极正值+60‰,然后又降低至+16‰-+20‰。上述硫同位素组成的时-空变化特征支持了扬子地块属晚元古Rodinia超大陆的一个组成部分的假设。从晚震旦世早期陡山沱组底部开始,沉积岩中黄铁矿硫同位素的S出现负值,并继续降低至-27‰以下。早震旦世晚期-晚震旦世早期沉积岩中硫同位素组成特征反映了沉积盆地古海洋环境的剧烈变化,它与大约7亿年时Rodinia超大陆的解体以及扬子地块与其它大陆分离的地质推测相吻合。

关 键 词:扬子地块 震旦纪 地层 硫同位素 黄铁矿 大陆 

分 类 号:P578.292[天文地球—矿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