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金才[1]
出 处:《南京社会科学》2006年第4期104-114,共11页Nanjing Journal of Social Sciences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美国文艺复兴时期经典作家研究>(批准号:00BWW005)的阶段性成果
摘 要:随着当下文化、文学研究领域内出现的政治化、意识形态化倾向,惠特曼创作的文本内涵又将呈现出不同的意义。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当下意识形态的高度,对其诗歌中隐含的政治立场和文化意识进行再审视,并在话语的层面上进行历史的重构。本文从分析惠特曼具体诗作入手,探讨惠特曼创作中的意识形态倾向。惠特曼在一定程度上契合了19世纪西方人乐意颂扬和加以理想化的扩张意识,也把西方人的拓殖使命视作辉煌的文明进程,一味凸显“拓殖者”的主动性和进攻性,基本上忽视了殖民进程中的被殖民心态和所处劣势的被迫性,展示了一个“被悬置了权力关系”的想象式文字世界。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