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潘敦[1] 吴骊珠[1] 武小玲[1] 张丽萍[1] 佟振合[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出 处:《感光科学与光化学》2006年第2期81-86,共6页Photographic Science and Photochemistry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125207;20333080;20332040;50473048;20403025);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973)(2003CB716802;2004CB7199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KJCX2-SW-H15)
摘 要:本文通过异氰酸酰化反应合成了含有脲基的苯乙炔新型配体及以它作为辅助配体的4′-(对甲基苯基)-6-苯基-2,2′-二联吡啶铂(II)络合物,初步研究了铂(II)络合物的光物理性质,发现由于脲基的存在,当浓度大于3.32×10-5mol/L时铂(II)络合物能够发生分子间簇集.4'-tolyl-cyclometalated platinum(Ⅱ) complex with urea acetylide as an ancillary ligand (P2) has been synthesized, and its photophysical propertie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It is noted that P2 tends to aggregate under relative low concentration in nonpolar solvent.
关 键 词:多吡啶铂(Ⅱ)络合物 脲基苯乙炔辅助配体 簇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3.138.1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