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春梅[1]
机构地区:[1]安徽大学历史系,230039
出 处:《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1期126-132,共7页Researches in Chinese Economic History
基 金:国家社科基金资助项目"淮河流域经济开发史研究"(02BZS045)阶段性成果。
摘 要:淮水古称四渎之一,曾经独流入海。随着黄河夺淮对淮河水系和淮河入海水道的影响,淮河水系发生重大变迁,并被迫在1851年与长江共用入海水道。淮河的变迁使淮河流域灾害频仍,民生凋敝,经济滞后。民国时期各种治淮方略的提出反映了治淮问题的必要与迫切。张謇、费礼门、导淮委员会提出的治淮方略分别代表了绅商、外国工程师以及南京国民政府对治淮问题的认识与思考,各有侧重,又相互借鉴,对我们今天仍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