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肇汉[1]
出 处:《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6年第5期517-518,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
摘 要:学科的发展与进步,依赖于不断的科学研究。近20余年来,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学术交流日益频繁,新观念、新设备、新技术不断引进。极大地推动了学科的发展。从外科角度,由于影像学(CT、MR等)、内镜等技术提高了外科疾病的术前诊断正确率。麻醉设备的更新及各种手术器械(腔镜、超声刀等)的添置,又使手术过程更为安全和快捷。设备先进的ICU内执行了各种监测和治疗任务,使高龄、危重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大为提高。这方面的事例不胜枚举,大家的感受是很深的。但应该清醒的认识到。上述技术的发展大部分是建筑在欧美国家的研究成果之上。我国具原创性的研究成果仅局限在少数领域,例如大面积烧伤的救治、肝癌的外科治疗,以及手外科等方面,而在其他大多数领域则显得很少。尽管目前国内外科类科技期刊数量和论文产出量均有大幅度增加,但论文的质量还有待提高。其中至少存在两个问题,一是真正针对临床具体问题的研究比较少,二是由于方法学的问题,不少研究资料缺乏科学性,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不高。为提高我国外科的学术水平,我们应该用更多的精力,提高临床科研工作的水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