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骨折技术治疗膝关节软骨损伤——前瞻性分组研究  

THE MICILOFRACTURE TECHNIQUE FOIL THE TREATMENT OF AILTICULAIL CARTILAGE LESIONS IN THE KNEE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KAI MITHOEFER RILEY J. WILLIAMS Ⅲ RUSSELL F. WARREN HOLLIS G. POTTER CHRISTOHER R. SPOCK EDWARD C. JONES THOMAS L. WICKIEWICZ ROBERT G. MARX 冯华(译)[2] 

机构地区:[1]Investigation performed at the Institure for Cartilage Repair, The 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New York, NY [2]北京积水潭医院运动医学中心,100035

出  处:《骨科动态》2006年第1期27-34,共8页

摘  要:背景:微骨折技术常用于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虽然该技术目前已广泛应用,但有关临床疗效的前瞻性研究尚不多,本研究旨在分析骨修复技术影响临床结果的因素。 方法:48例关节稳定性正常、有症状的单发股骨髁全层软骨损伤患者采用微骨折技术进行治疗。术后随访至少24个月,采用公认的功能评分系统、主观评分及软骨敏感MRI扫描序列进行前瞻性评价。 结果:膝关节功能优良者32例(67%),可12例(25%),差4例(8%)。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国际膝关节论证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评分及SF-36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身高体重指数小可以获得日常生活能力和SF-36的高评分,身高体重指数〉30kg/m^2者得分最差。术前病程短于12个月者可以明显改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p〈0.05)。24例接受MR检查的病例显示13例(54%)软骨修复、充填好,7例(29%)充填中等,4例(17%)充填差。充填程度与膝关节功能评分密切相关。所有充填好的病例功能均有所改善,而充填差的病例不仅功能改善有限,而且24个月后出现功能评分降低。 结论:通过2年以上的随访证实,采用微骨折技术修复膝关节软骨损伤可以明显改善术后功能。软骨修复、充填好,身高体重指数小及术前病程短者可以获得最佳的短期疗效。身高体重指数大对短期疗效有负面影响,软骨修复、充填差的病例疗效维持时间短。 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关 键 词:膝关节软骨损伤 治疗性研究 微骨折 分组研究 身高体重指数 日常生活能力 充填程度 评分系统 MRI扫描序列 SF-36 

分 类 号:R873[医药卫生—运动医学] R71[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