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毛文君[1]
机构地区:[1]南京大学台湾研究所
出 处:《现代台湾研究》2006年第2期49-52,11,共5页Modern Taiwan Studies
摘 要:信息战已被公认为是高科技武器主宰下的全新作战形态。也是世界新军事变革的主要特征之一。大陆针对台湾问题变数甚多,自1991年后明确提出走“科技强兵”之路,“打赢一场高科技条件下的局部战争”的战略构想。信息战因其容易达成“损失小、效率高、打击快、速战速决”的最佳作战效益,逐渐成为大陆整军备战的中心。大陆发展信息战的坚强意志和日益增强的信息战能力对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的台湾社会产生了巨大的震慑。维护信息安全成为台湾社会特别是台湾电子政务建设的首要问题,台湾当局提出了因应大陆信息战的方法。可以说,震慑与因应、制约与反制已成为当前台海两岸信息战攻防的主线。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大陆信息战对台湾电子政务信息安全的震慑及台湾因应之法。提出大陆进一步反制台湾因应的方法,以探索大陆加强对台信息战打击能力和效果的努力方向。
关 键 词:信息战能力 电子政务建设 台湾省 中国 高科技武器 作战效益 台湾社会 信息安全
分 类 号:D618[政治法律—政治学] E25[政治法律—中外政治制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2.48.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