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败血症41例临床特点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杜九中[1] 李双杰[1] 邓晖[1] 

机构地区:[1]南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湖南衡阳421001

出  处:《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第1期126-127,144,共3页Journal of Nanhua University(Medical Edition)

摘  要:目的分析小儿败血症的临床特点及病原学检查结果和药物敏感情况,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41例败血症患儿的起病情况、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实验进行分析。结果临床首发症状为发热(65.9%)、腹泻(17.1%)和黄疸(14.6%),新生儿(14/41)和婴儿(13/41)多发;培养细菌以葡萄球菌为主,其中表皮葡萄球菌(39.0%)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7.1%)占前两位;检出菌大多数对万古霉素敏感(93.8%),其次是克林霉素(50.0%)。结论对反复发热或腹泻以及黄疸的患儿应早期行血培养检查,对可疑为败血症的患儿,早期以经验用药为主,待血培养检出细菌后,再根据药敏调整治疗方案。

关 键 词:败血症 病原菌 小儿 

分 类 号:R722.131[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