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夏穗生[1]
机构地区:[1]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武汉市430030
出 处:《中华肝胆外科杂志》2006年第4期217-218,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Hepatobiliary Surgery
摘 要:门脉高压症起因众多,但以肝硬化居首位,约占80%,在我国目前肝硬化多继发于各种病毒性肝炎(乙肝为主),与欧美多以酒精性肝硬化不同.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发生大呕血的机制是:当入肝血流受阻,压力高的门脉血流迫使4组生理性侧支循环扩大、开放,主要是食管下段、贲门、胃底的侧支,导致这些部位的静脉曲张破裂,终于突发大呕血,来势凶猛,多数未有临床先兆,病情严重,死亡率高;即使用外科治疗,予以止住,只能起暂时效应,再次出血几率较多.外科学界对门脉高压症大呕血的常用外科术式(分流或断流)的选用,内镜的应用以及外科治疗中联合切脾与否,历来有争论,迄今未休,本文对上述三个问题,提出几点看法,以供讨论,切望指正.
关 键 词:外科治疗 大呕血 门静脉高压症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酒精性肝硬化 静脉曲张破裂 侧支循环 病毒性肝炎 血流受阻 门脉血流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