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学与中医理论的隔阂与融合(上)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进文[1] 石巧荣[2] 王士雯[1] 

机构地区:[1]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心血管病研究所,北京100853 [2]解放军第322医院,山西大同037006

出  处:《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191-193,197,共4页Journal of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摘  要:分析了解剖学与中医理论发展的历史关系。指出古代的解剖在构建了中医基础理论之后逐步走向式微,中医理论与解剖学之间的隔阂在近代达到顶峰。这种隔阂是一种历史性的结果,随着历史条件的改变,中医理论可以实现与解剖学的融合,从解剖脏器非对称特征中蕴含的阴阳规律具体论证了这一问题。在现代条件下,对解剖的反思和排斥已不具有积极意义,建立中医理论的形态学基础是中医理论发展的必然。

关 键 词:解剖 脏器 太极 阴阳 基础理论研究 

分 类 号:R2-03[医药卫生—中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