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土矿床成矿理论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被引量:3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李启津 杨国高[1] 侯正洪 

机构地区:[1]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矿产地质研究院

出  处:《矿产与地质》1996年第1期22-26,共5页Mineral Resources and Geology

摘  要:我国铝土矿的成矿物质有来自古陆,有的与基底有关,也有两者兼之。成矿时的地理位置则多处于北纬20°以南。现位于北纬的南天山铝土矿,当时也处于10°~13°。成矿作用有红土化、还原作用、变质作用、表生作用和酸化作用等。铝矿物的形成途径有由高岭石脱硅形成的,有从三水铝石脱水形成一水铝石的,有从长石和辉石类直接变为三水铝石的,有从铝真溶液重结晶而成的。在探讨铝土矿成矿因素的基础上,对铝土矿的成因划分为五大类,即Ⅰ红土-沉积-红土型,Ⅱ红土-沉积型,Ⅲ钙红土型,Ⅳ岩溶堆积型,Ⅴ红土型。而前两类与前人的分类有所区别。

关 键 词:铝土矿床 成矿理论 成矿作用 成因 类型 

分 类 号:P618.450.5[天文地球—矿床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