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喻树迅[1]
出 处:《中国棉花》2006年第5期9-9,共1页China Cotton
摘 要:科技创新是兴国、强国的核心,科技创新是我们科技人员的历史使命。作为国家专业棉花研究所,承担的责任就是要以创新为着力点,推动棉花科技进步,以实现棉花生产发展,棉农增收,为国分忧,为民谋福。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所率先开展短季棉育种,选育出生育期110天的短季棉新品种中棉所10、中棉所16,中早熟新品种中棉所17和中棉所19,推动了耕作制度的改革,形成了麦套春棉和麦套夏棉的两种新模式,有力促进了粮棉双丰收。中棉所12是我所80年代后期培育出的丰产抗高枯萎病兼抗黄萎病高产棉花新品种,它的育成引领全国棉花抗病育种进程,累计种植面积达到1亿多亩,创造出巨大的社会效益。20世纪90年代,我所又率先在全国开展转基因抗虫棉研究,形成与孟山都相当的大规模转基因平台,培育出抗虫杂交棉中棉所29,推广已有10多年,今天仍是一个主推品种。转基因抗虫棉中棉所41、中棉所45等新品种的大面积推广,提升了我国棉花在高科技育种领域与国外的竞争实力。通过几年努力,我所与全国棉花界一道,把国产转基因抗虫棉种植面积从1995年的仅占5%扩大到2005年80%以上,国外抗虫棉则从95%下降到20%以下,这表明,依靠科技进步在短时间内赢得了这场国际高技术的竞争。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