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石川[1]
机构地区:[1]上海大学影视艺术技术学院,副教授200072
出 处:《当代电影》2006年第3期34-40,共7页Contemporary Cinema
摘 要:影片《巴山夜雨》与《城南旧事》所表现出的独特诗化风格,标志着吴贻弓在回归中国文学诗骚传统的过程中, 自发地完成了一种新兴电影美学形态的建构。这种被批评界称为“散文电影”的新电影形态,在80年代初的社会语境中,不仅以舒缓而柔性的情感宣泄迎合了拨乱反正的时代心理需求,并且,也以一种对现实政治的强烈认同,参与到了新时期政治秩序重建的历史进程。进入90年代,尽管诗意电影因遭遇全球文化的挑战而渐显示微,但它依然为历史标明了一种民族电影所能达到的美学高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