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内分工下西方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被引量:1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田文[1] 刘厚俊[1] 

机构地区:[1]南京师范大学商学院

出  处:《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5期69-75,共7页Economic Perspectives

基  金: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4年度重大项目“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增长方式的比较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05JJD790011”.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与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贸易领域发生了许多突出的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即为出现了以纵向专业化为基础的全球性的产品生产协作,即原来集中于一国或一地的产品生产现在分散到了不同的国家,每个国家专业化于产品某特殊阶段或零部件与组件的生产,从而使国际分工由产业间、产业内深化到了产品的内部,我们将以产品内部分工为基础的中间投入品贸易称为产品内贸易(intra—product trade,参见Amdt,1997 and 1998)。产品内贸易不同于产业内贸易的一个重要方面就在于它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贸易重新活跃起来,不但在量上构成为国际贸易显著增长的原因,而且成为国际贸易流向与格局变化的重要力量。根据Feenstra与Hanson(1997)的计算,美国进口投入品占总中间投入品购买量的比例从1979年的8.6%上升到了1990年的13.9%,

关 键 词:产品内分工 贸易理论 20世纪70年代 中间投入品 发展中国家 产业内贸易 PRODUCT 西方 科学技术革命 国际贸易 

分 类 号:F426.4[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