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连起[1]
机构地区:[1]故宫博物院
出 处:《文物》2006年第5期87-96,F0003,共11页Cultural Relics
摘 要:王羲之的《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真迹殉葬昭陵,传世多为摹本和刻本。在古代没有影印技术的情况下,复制的方法唐代是响搦,即双勾填墨,是为摹本。这种方法优点是比较接近原帖,但技术要求严格,特别是费时费工,一次只能复制一件。因此宋代以来渐被刻石传拓替代,其复制的速度和数量都远远超过了勾填,但笔法点画的似真和传神,就远不如摹本了。所以好的摹本受人珍爱的程度,是拓本不能同日而语的。元陆继善摹《兰亭序》,较传世的唐摹本所谓冯承素、虞世南、褚遂良诸本,时代虽晚,但其近真的程度除所谓的冯摹(图一)之外,似乎就不让任何其他摹本了。
关 键 词:《兰亭序》 摹本 王羲之 复制 虞世南 褚遂良 技术 唐代 行书 真迹
分 类 号:K877[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