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徐新[1]
出 处:《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52-57,共6页Fujian Tribune
摘 要:尽管人们希望生活在一个没有贫富差别的社会,然而贫富不均现象的存在应该说是阶级社会一个无法回避的现实。因此,关键的问题不是承不承认它的存在,而是面对社会存在的贫富差别,如何通过一种具有道德力量思想的确立和通过对社会公义的追求,使全社会都动员起来,形成浓厚的社会慈善意识和氛围,使社会中的“富人”自觉担当起救助“穷人”的义务,使社会弱势群体得到应有的关注。由于犹太民族长期以来具有的追求社会公义传统,以及在这一传统影响下形成的具有特色且影响深远的、通过个人的慈善捐赠行为进行的社会救助思想,并在生活中一直将这样的思想和传统付之行动,对我们在新时期应对社会出现的贫富不均现象有着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试图通过对犹太人捐赠思想的论述,为我国新时期社会慈善捐赠思想的确立和慈善机制的建立提供一种参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