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山丹县金融机构存差成因的分析及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刘建军[1] 马玉红[1] 

机构地区:[1]中国人民银行山丹县支行,甘肃山丹县734100

出  处:《金融参考》2006年第6期58-62,共5页

摘  要:欠发达地区金融机构存差不断扩大是与经济金融改革发展密切相关的,是市场经济的客观产物。计划经济体制下,资金的分配主要靠行政手段进行,实行统分统配,贷款规模不受存款规模控制,信贷资金主要由国家统一调配。据统计,2002年以前,山丹县金融机构贷款总额大于存款总额,体现为借差,借差最高时达到6081万元。自2003年以来,随着经济金融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国家信贷政策的调整,山丹县金融机构存贷款差额发生了急剧变化,由2002年借差6081万元,转变为存差5268万元,到2005年末辖内金融机构存差达到54812万元。当然大额存差资金的形成是多方因素造成的,不能简单地作为解析金融支持经济弱化的主要依据,欠发达地区存差现象的存在和存差总量的不断扩大与经济金融的改革发展密切相关,具有其现实的客观性和内在的规律性。随着金融国际化,商业银行企业化经营步伐的进一步加快,以及防范金融风险工作的现实要求,严格的备付金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客观地增加了存差并使之不断扩大。

关 键 词:存差资金 金融机构 山丹县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 欠发达地区 市场经济 成因 计划经济体制 金融体制改革 防范金融风险 

分 类 号:F832.7[经济管理—金融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