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2004年狂犬疫苗免疫原性及副反应观察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袁俊[1] 梁建华[1] 王大虎[1] 张玮[1] 李志群[1] 谭慧峰[1] 冯小娥[1] 傅传喜[1] 许阳[1] 

机构地区:[1]广东省广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510080

出  处:《职业与健康》2006年第11期846-847,共2页Occupation and Health

摘  要:目的了解目前广州市所使用的几种狂犬疫苗免疫原性及副反应情况,特别是及时阳转率,判断能否给暴露后全程免疫者进行及时保护以及评价疫苗的安全性。方法用ELISA方法检测暴露后全程免疫者首剂后14和45 d的抗体阳转及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14 d及时阳转率为75.76%(100/132),45 d阳转率为99.24%,疫苗种类、性别均无统计学差异,年龄按16岁以下年龄组和16岁及以上年龄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χ2=3.903,P=0.048)。884针次副反应观察中,低反应率2.04%(18/884),中反应0.23%(2/884),未见强反应;全身反应0.57%(5/884),局部反应15.72%(139/884)。结论全程免疫后15 d,抗体阳转率达到约100%,但第3针(首剂14 d)时,及时阳转率仅为70%左右,由于狂犬病最短潜伏期为5 d,使得暴露后即使全程免疫也仍存在发病的可能。广州市这几种狂犬疫苗副反应率较低。

关 键 词:狂犬疫苗 阳转率 副反应 监测 

分 类 号:R181.3[医药卫生—流行病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