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董全民[1] 赵新全[1] 马玉寿[2] 李青云[2] 施建军[2] 王彦龙[2] 王柳英[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青海西宁810001 [2]青海省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西宁810003
出 处:《农业网络信息》2006年第6期147-154,共8页Agriculture Network Information
摘 要:江河源区2龄和3龄混播草地(垂穗披碱草+星星草)牦牛放牧试验结果表明:在2003和2004年牧草生长期,2003年9月5日和9月20日0 ̄10cm土壤层地下生物量与牦牛放牧率之间呈线性回归关系,2003年其它时间和2004年不同时间0 ̄10cm土壤层地下生物量与牦牛放牧率之间均呈二次回归关系;2003年8月5日和8月20日以及2004年不同时间10 ̄20cm土壤层地下生物量与牦牛放牧率之间呈二次回归关系,2003年其它不同时间10 ̄20cm土壤层地下生物量与牦牛放牧率之间均呈线性回归关系;牧草生长季节2003年10 ̄20cm、2004年20 ̄30cm土壤层地下平均生物量与放牧率呈线性回归关系,两个放牧季其它土壤层地下平均生物量与放牧率均呈二次回归关系。随着放牧率的增加,2003年牧草生长季节0~10cm地下平均生物量占0~30cm的百分比增加,而10~20cm所占的百分比减小,20~30cm在极轻放牧组最高,重度放牧组最低;2004年0~10cm在轻度放牧组最高,对照最低,而10~20cm在中度放牧组最高,轻度放牧组最低,20~30cm随放牧率的增加而减小。地下生物量:地上生物量的比值随着放牧率的增加而增大,这说明光合产物分配给地上部分的生物量降低,但对照和极轻放牧组之间、轻度和中度放牧组之间降低的幅度小,重度放牧组较其它放牧组降低的幅度大。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