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出 处:《现代冶金(内蒙古)》2006年第2期1-8,共8页Modern Metallurgy
摘 要:对不同铁水初始磷含量(0.06~0.26%P)及硅含量(0.3~1.2%Si)条件下的BOF炼钢数据及炉渣试样进行分析。借助于炉渣离子理论模型、光学碱度模型、常规溶液法模型及炉渣分子理论模型,对炉渣碱度、温度、FeO含量、渣量这些公认对出钢时磷分配有影响的诸参数所起作用进行研究。采用基于炉渣分子理论的模型,同时还在此模型中加进某些操作参数——这样研究获得的全面予测效果最好。根据光学、SEM、EPMA及X射线等方面分析,对不同炉渣试样进行的研究揭示出MgO及Al2O3对炉渣形态及不同相内磷分配的影响。研究磷在炉渣固态部分及液态部分的分配比率很有意义。炉渣的固态部分大部分是硅酸二钙,其磷含量高达5%。炉渣液态部分的磷含量可能是取决于铁水磷含量或炉渣的磷荷载。现已证实,在模型中加进硅酸二钙的效应可提高予测精确性。处理高磷铁水或生产超低磷钢时,为了更好地控制炼钢过程,必需避免临近吹炼终点时律炉内加族矿石.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20.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