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彭长连[1,2] 林植芳[1] 林桂珠[1] 陈少微[1]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广东数字植物园重点实验室 [2]华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州510631
出 处:《中国科学(C辑)》2006年第3期209-216,共8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C)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0270125);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04002309);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前沿领域项目(批准号:KSCS2-SW-130)资助
摘 要:云南紫稻叶片的花色素苷(吸收峰530nm)分布于上下表皮细胞、泡状组织和表皮刚毛细胞中.与另一种绿叶稻(赤脚软黏)相比,紫叶稻旗叶的最大光合放氧速率和叶绿素含量分别高出28%和23%.较高的叶绿素含量可能是紫叶稻增强光系统天线捕光能力的一种补偿性生理适应性.当旗叶切段受到由甲基紫精(MV)介导的光氧化处理3天后,紫叶稻叶片的花色素苷显著降解褪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降低而细胞膜的泄漏率增高,但类黄酮和总酚含量几无变化.叶绿素荧光参数Fv/Fo,qP和φPS11下降而NPQ和叶黄素环的DES升高.绿叶稻叶片对光氧化作用较敏感,其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下降幅度与细胞膜泄漏率增高的幅度均高于紫叶稻,并出现痕量的花色素苷.结果表明,花色素苷在阳生性的紫叶稻叶片中可能作为一种有效的初级抗氧化剂参与抵御不良环境诱导的胞内氧化胁迫.光氧化作用可导致紫叶稻和绿叶稻之间花色素苷变化的不同格式.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