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产量及构成因子主效和上位性QTL的全基因组扫描分析  被引量:2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严建兵[1,2] 汤华[2] 黄益勤[2] 郑用琏[2] Subhash Chander 李建生[1] 

机构地区:[1]中国农业大学国家玉米改良中心 [2]华中农业大学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430070

出  处:《科学通报》2006年第12期1413-1421,共9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989335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批准号:2001CB1088)资助项目.

摘  要:在此前构建的含174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基础上,新增31个分子标记,并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基因型数据进行检测,剔除基因型明显有误的数据,构建了共包含205个分子标记,平均间距为11.2 cM,覆盖玉米全基因组10条染色体的分子标记连锁图.基于统计学的基因型数据检测,能显著提高连锁图构建的准确性.结合一年两点6个重复的田间实验,利用软件R/qtl进行主效和上位性QTL分析,同时利用多区间作图法(MIM)验证主效QTL和主效QTL互作的真实性和位置.通过MIM方法,检测到控制产量、行粒数、行数和百粒重的主效QTL分别为5,5,7和5个,分别能解释35.3%,37.4%(含1个互作QTL),61.5%和39.7%的遗传变异;除行粒数的2个QTL之间存在显著性互作之外,其他性状的主效QTL之间都没有检测到显著性互作存在.同时,还检测到24个上位性互作QTL,这些OTL涉及的位点几乎分布于所有10条染色体.这些互作QTL以主效QTL与无显著效应基因座之间的互作居多,对所有4个性状而言比例接近三分之二.这也说明主效QTL除了单独起作用之外还可以通过与其他没有显著效应的基因座之间互作来影响性状表达.结果表明,上位性QTL在玉米产量性状的遗传中可能与主效QTL一样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关 键 词:分子标记 上位性QTL 数量性状遗传 

分 类 号:S513[农业科学—作物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