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郑新春[1]
出 处:《亚太传统医药》2006年第1期54-55,共2页Asia-Pacific Traditional Medicine
摘 要:目的:观察穴位注射地塞米松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并发膝关节腔积液的临床疗效,以期寻找一种疗效可靠、副作用小的治疗手段。方法:选择47例确诊为强直性脊柱炎,自诉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经B超检查有膝关节腔积液的患者,予以地塞米松5mg分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根据患者病情缓解情况,3-5天后减量为4mg,以后每3天减量1mg,减量为2mg注射3天后改为强的松5mg口服,1日2次,1周后改为强的松5mg口服,1日1次,维持两周后停用激素。治疗期间,其他非甾体抗炎药、免疫抑制剂按照常规治疗方案使用。每天记录患者自诉症状,测量患者双膝关节周径。治疗前、第一次地塞米松减量时及激素停用时对患者进行双膝关节B超检查。治疗前后检查血尿常规。结果:所有患者在开始激素治疗后,自诉膝关节肿痛、活动受限等症状有所改善,且又日渐减轻的趋势,肿胀的膝关节周径减少。3-5天后,一般患者自觉症状改善明显,医师检查发现膝关节肿胀明显消退,予以膝关节B超检查,38患者关节腔积液基本消失。到治疗结束时,所有患者未诉膝关节疼痛、活动障碍,医师查体发现,未见膝关节肿胀,测量膝关节周径恢复正常,膝关节B超检查检查,均无关节腔积液。结论:穴位注射地塞米松疗法将激素的治疗作用与经穴的刺激作用结合起来,提高了治疗效果,缩短了疗程,减少口服给药的胃肠道刺激作用。操作简便,易于掌握,病人容易接受,值得推广。
关 键 词:脊柱炎/强直性 关节腔积液 治疗 穴位注射 足三里 地塞米松
分 类 号:R684.04[医药卫生—骨科学] R274.915.3[医药卫生—外科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