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杨卓[1]
机构地区:[1]最高人民法院
出 处:《人民司法》2006年第7期96-98,共3页People's Judicature
摘 要:这是本刊杂志社从本期开始推出的又一个新栏目——"《公报》案例分析"。既然是《公报》案例分析,其文章内容不言自明,是针对《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所发布的案例从事实认定、法律适用和司法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的深入挖掘。之所以开设这个栏目,原因有二:一是长期以来,《公报》所发布的案例以其类型新颖、论理透彻、逻辑严谨、通欲易懂的特点深受读者喜爱,更因其权威性成为法官和所有法律工作者研究、学习、参照的工具,在指导审判实践、宣传法院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公报》作为最高人民法院的官方文件汇编,对所发布的案例不适宜作进一步的论述、评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公报》案例指导作用的发挥。二是《人民司法》作为最高人民法院机关刊,其专业性、指导性的办刊宗旨和办刊风格适合刊载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案例评析文章。对《公报》所发布的案例在《人民司法》上进行深度评析,对于增强《人民司法》的指导性、权威性,扩大《人民司法》的社会影响和发行优势,应该说是都有很大益处的。因此,本刊杂志社和《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编辑部可谓一拍即合,从本期开始推出"《公报》案例分析"栏目。该栏目所用案例均由《公报》编辑部从《公报》已发布的案例中挑选,相关评析文章主要由《公报》编辑部负责撰写,但鉴于其具有一定的研究性,故以个人名义发表。亦希望我们的这一努力能对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有所助益。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