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李刚[1]
机构地区:[1]鞍山市财政局
出 处:《鞍山社会科学》2006年第3期34-35,共2页
摘 要:中国公共财政运行现状尽管我国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已进入了运作实施阶段,然而在财政理论界对公共财政问题仍然存在不同的认识。按照公共财政目标模式框架.并借鉴西方公共财政实践。来分析我国现行财政运行状况。主要是财政职能范围定位不清,相对于市场经济“公共性”的要求而言,缺位与越位并存。所谓财政的“越位”问题,是指财政的职能和作用超越了一定的界限。就是财政管了不该管的事;所谓“缺位”就是财政该管的事没有管或没有管好。但这种越位并不是从来就有的,放到一定的历史过程中来考察,计划体制下的集权财政。无所谓“缺位”与“越位”。以市场化取向的改革带动了整个经济、社会的全面转轨,与此相适应,财政职能转换也处在其中.于是产生“缺位”与“越位”问题了。从发展的观点看,它是相对于一定的社会经济体制和政府的职能而言的.经济体制决定政府的职能。政府的职能决定财政职能,财政的职能服从和服务于经济体制和政府职能。在经济体制转型和政府职能转换的情况下.过去的原有的财政职能如果不加以调整。就不能适应经济体制改革的要求,则会出现“越位”和“缺位”的问题。由此可见。产生财政“越位”问题并不是财政自身所致的。
关 键 词:公共财政框架 中国 财政职能范围 政府职能转换 社会经济体制 经济体制改革 “越位” “缺位” 财政职能转换 经济体制转型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