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鼓吹乐社与寺院艺僧制度(续)  被引量:6

Folk Guchui Music Society and the Constitution of Chinese Temple Monk Artists (II)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振涛[1] 

机构地区:[1]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出  处:《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2006年第2期91-98,共8页Art of Music(Journal of the Shanghai Conservatory of Music)

基  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E-研究院建设计划项目资助;项目编号:e05011

摘  要:寺院道观中豢养着大批演奏音乐的僧人道士,老百姓把这些穿袈裟的人都笼而统之地称为“和尚”,但按照传统制度,他们属于供养庙的下层僧侣阶层,而不是供养佛的上层僧侣。依附寺院、以技艺维生的下层僧侣与知识僧侣分属两种性质的社会阶层,这是宗教戒律中和尚不事俗务与音乐活动的历史制度。杨荫浏与查阜西把北京智化寺演奏音乐的僧侣称为“艺僧”,而不称和尚,是深谙传统、颇有道理的用语。The lower artistic monks affiliating to temples and the intellectual ones are two distinctive castes, reflecting a religious taboo, i.e. monks never involved themselves in secular affairs and music life.

关 键 词:冀中民间乐社 寺院制度 艺僧 

分 类 号:J607[艺术—音乐]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