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张秀桥[1] 黄凤娇[1] 陈家春[2] 刘焱文[1] 周青[1] 赵艳玲[3]
机构地区:[1]湖北中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61 [2]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3]中国人民解放军302医院,北京100039
出 处:《中药材》2006年第7期697-699,共3页Journal of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271590)
摘 要: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獐牙菜属植物抗HBV作用物质基础。方法:将贵州獐牙菜口山酮类提取物4、6分别作用于HBV DNA转染人肝癌细胞系2215细胞,通过检测第8d的细胞培养液中HBsAg、HBeAg的变化来评价其抗HBV效果。结果:提取物4多数浓度对HBsAg、HBeAg表达有显著抑制作用(P〈0.05-0.01),测得对HB-sAg、HBeAg的IC50分别为18.4μg/ml、22.8μg/ml;TI值分别大于6.8、5.5;提取物6多数浓度对HBsAg、HBeAg表达有极显著抑制作用(P〈0.01),测得对HBsAg、HBeAg的IC50分别为16.1μg/ml、32.7μg/ml,TI值分别大于15.5、7.6。结论:(口山)酮类提取物4、6为体外杭HBV的活性成分。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