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王小广[1]
机构地区:[1]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
出 处:《中国金融》2006年第14期33-34,共2页China Finance
摘 要:投资拉动物价反弹,但无通货膨胀之忧 最近两个月物价增幅有点反弹,4月份和5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增幅分别为1.2%和1.4%,比第一季度有所反弹,说明产能过剩及通货紧缩的压力有所减弱。但不少人却将它解读为通货膨胀压力在加大。做这种判断的最主要依据是:中国最近几年货币供应量的持续快速增长及最近美国通货膨胀率上升。而实际情况是银行流动性过多或泛滥并不必然导致通货膨胀压力的不断增大,并爆发像20世纪70年代至90年代初期那样的高通货膨胀。货币供应量的快速增长是产生通货膨胀的一个条件,但要转化为真实的通货膨胀,还要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实体经济因技术进步放慢或全面性的资源供应短缺使供求之间存在“硬缺口”(持续或逐步扩大的供不应求缺口)。后一个条件在当今世界范围内及中国近阶段的经济发展中根本不存在,因高科技革命及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中国以及全球货物市场总体上面临的是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供求缺口较大主要存在于石油产品上,即使前一段时间存在像原材料供求缺口,也不过是一种“软缺口”,“软缺口”会导致价格水平的阶段性上涨,但持续时间不会很长。
关 键 词:通货膨胀压力 中国经济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20世纪70年代 供求缺口 货币供应量 物价增幅 快速增长 持续时间 通货膨胀率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