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吴畏[1]
出 处:《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6年第4期16-19,共4页Science Technology and Dialectics
基 金: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外教司留[2005]383号);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当代西方社会科学哲学研究"(03B046)资助
摘 要:从社会科学的历史发展和内部争论来考察“科学主义”,可以看出,社会科学的发展为关于“科学主义”的论争承担了独特的举证责任。这种举证责任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1、科学主义怎样在社会科学中流行;2、有没有社会科学主义;3、科学主义在社会科学中的前景。从某种意义上说,社会科学的发展方向决定着“科学主义”的命运。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sciences carry the burden of evidence for the “scientism”, if we study “scientism” from the point of the history and inner problem of social science. The burden of evidence can be analyzed by three problems:How scientism takes the currency among the social science? Is there social scientism? What is the prospect of scientism among social science.
分 类 号:N031[自然科学总论—科学技术哲学]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