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侯春林[1]
机构地区:[1]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骨科,上海市200003
出 处:《中华显微外科杂志》2006年第4期243-244,共2页Chinese Journal of Microsurgery
摘 要:皮瓣外科的发展历史,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主要是带蒂转移的随意型皮瓣;50—60年代出现了肌瓣和轴型皮瓣;70年代随着显微外科组织移植的开展,吻合血管的游离皮瓣、肌皮瓣和肌骨皮瓣等获得了发展;80年代以来,皮瓣外科硕果纷呈,既有科学理论的进展,又有临床应用技术的进步,相继开发了主干动脉皮瓣、逆行岛状皮瓣、远端蒂皮瓣、筋膜皮瓣、肌间隔血管皮瓣、静脉皮瓣、真皮下血管网皮瓣、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皮瓣、穿支皮瓣等。其中我国在世界上最早报道或独自报道的皮瓣有10多个。在此期间带血管蒂皮瓣转移术,因其不需吻合血管,手术操作简便、安全、成功率高,已成为皮瓣移位最主要的方法,临床应用范围也日益扩大,理论也逐渐形成,并相继出版了《带血管蒂皮瓣肌皮瓣转移术》(孙弘,侯春林1988年)、《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术》(杨志明1988年)、《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手术图解》(侯春林1992年)、《筋膜瓣与筋膜蒂组织瓣》(侯春林,张世民2000年)及《皮瓣外科学》(侯春林,顾玉东2006年)。
关 键 词:带血管蒂组织瓣移位术 带血管蒂皮瓣转移术 浅静脉营养血管皮瓣 随意型皮瓣 真皮下血管网皮瓣 临床应用范围 肌皮瓣转移术 显微外科 逆行岛状皮瓣 吻合血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