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阔叶红松林CO_2通量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控制机制  被引量:17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张军辉[1] 于贵瑞[2] 韩士杰[1] 关德新[1] 孙晓敏[2] 

机构地区:[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6 [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

出  处:《中国科学(D辑)》2006年第A01期60-69,共10页Science in China(Series D)

基  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2CB412502);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重大项目(编号:KZCX1-SW-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批准号:3050007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90411020)共同资助

摘  要:老龄林碳代谢的长期测定对于预测其在未来气候条件下的碳收支状态,减小陆地生态系统碳收支的不确定性十分重要.本研究使用连续两个生长季节(2003和2004年)的涡度相关CO2净交换通量测定和常规气象资料分析平均林龄200年的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128°28′E, 42°24′N,中国吉林省)FNEE及其主要成分FGPP与Re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及环境和生物因子对其的影响.通量数据进行了平面坐标旋转,储存项和μ*修正.叶面积指数和温度分别控制着该生态系统FGPP和Re的季节动态和年际差别.水汽压亏缺和气温在更小尺度上调节生长季节的生态系统光合生产,根部水分条件显著影响生态系统冬季维持性的碳代谢过程.2003年1月至2004年12月该生态系统累计截获碳-449 g C·m-2,其中2003和2004年分别为-278和-171 g C·m-2.这两年FGPP和Re分别为-1332,-1294 g C·m-2和1054,1124 g C·m-2.这显示老龄森林可以成为强的碳汇.受环境因子调控,长白山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的碳代谢表现出显著的季节和年际差异.冬季该生态系统存在弱的光合作用,但总体上向大气释放CO2.春秋季节碳代谢非常活跃,但生态系统吸收和释放几乎相同数量的碳,对全年碳截获贡献并不显著.夏季碳代谢对该生态系统全年碳收支意义重大.90 d的夏季分别贡献全年66.9,68.9%的FGPP和60.4,62.1%的Re.

关 键 词:老龄林 涡动相关 碳代谢 季节与年际动态 

分 类 号:S718.5[农业科学—林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