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发病机制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5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黄莚庭[1] 

机构地区:[1]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100034

出  处:《中华外科杂志》2006年第15期1019-1021,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Surgery

摘  要:痔是一种非常普通的常见病,而且是一种虽然可以出现症状但并非致命性的疾病,因此不易引起足够的重视。由于痔的位置表浅,人类认识此病年代久远,远在2000多年前,Hippocrates即对痔有所描述,认为痔是体液失衡、黏液阻滞、血液淤热所致。由于痔以出血为主要症状,多年来一般认为其基本病理变化是痔上静脉的终末支静脉丛扩张出血。英国外科医生Hunter(1720-1793)在痔的标本中发现扩张的静脉;意大利解剖学家Morgagni(1682—1771)发现门静脉及其属支无静脉瓣,认为痔静脉曲张与人的立位活动有关。Miles在1919年提出,

关 键 词:发病机制  主要症状 MILES 静脉丛 非致命性 体液失衡 病理变化 外科医生 解剖学家 

分 类 号:R657.18[医药卫生—外科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