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求实[1]
机构地区:[1]<科学与无神论>杂志社
出 处:《科学与无神论》2006年第3期7-10,共4页Science and Atheism
摘 要:邻国的黄禹锡事件,也引起国人的关注。对于把科教兴国作为战略来推行的我国来说,它有警示作用,有借鉴价值,有助于我们反思。科学是实事求是的学问。科学要发展,发展要创新。把实事求是的态度同创新的精神结合起来,推动科学的长足发展,是当代中国人的普遍愿望。黄禹锡是希望创新的,他在创新的道路上已经取得世人注目的成就。但当他继续创新难以如期实现时,他就采取了反科学的态度:作伪造假。请注意:黄禹锡事件的本质是作伪造假,而不是科学实验过程的失败,不是对实验结果的误判,也不是他提出的假说经不住实践检验。一部科学史说明,科学是艰苦探索的事业,从幻想、想象到提出假说, 以及假说的被实践所检验为原理、公理、规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已成定论的东西,甚至或者又被新发现、新实践所修正,所推翻,这都是正常的事。在科学探索的崎岖小路上,如果不允许犯错误,受挫折,那只好取消科学。但作伪造假的性质与此迥然不同。作伪造假是道德学风上出了问题,是科学良心出了问题。对这种行为的唯一社会评价,是他在骗,骗他人,骗国人,不管他出于什么动机,骗的行为是一样的——当然,这是就事论事,并不能因此而否定其人的全部,包括他已经取得和未来可能取得的成就。黄禹锡事件爆发后,有两件事令人印象至深,一是其本国,从学界到政府,对事件进行的严肃认真的调查和处理,并不因为他是国宝级的科学家,就为其袒护遮瞒,封舆论界的口;一是其本人,面向媒体大众,坦诚其作假的事实,向其国人深深道歉,令人对之是又一类的肃然起敬。这样的政府,这样的科学家,在科学的发展上,必定是前途无量的。我们需要反思些什么?这里只提两点:一是“人体科学”,我们是否需要反思?二是反对“伪科学”, 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近两年�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