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溪口面板堆石坝设计与施工的技术特点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周平记 梁谦[2] 杨晓明[2] 

机构地区:[1]湖北恩施老渡口水电开发有限公司,湖北恩施435500 [2]湖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武汉430064

出  处:《水利规划与设计》2006年第4期31-36,43,共7页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Design

摘  要:小溪口面板堆石坝左右坝肩分别位于倾倒崩塌体与强风化地基之上,且左岸地表高程低于坝顶高程20余米,在枢纽布置上采用高趾板弥补不足,用平顺式长趾板跨越左岸倾倒崩塌体,在右岸狮子包地段采用齿槽加防渗板(6+X)*型式,狮子包以上采用平顺式(6+X)及(X+6)趾板加防渗板对强风化岩体给予处理,以避免大开挖。小溪口面板堆石坝趾板跨越20多层软硬相间、渗透性能各异的地层,导致每段灌浆都是结合生产性探索施灌以调整孔排距及压力大小,并在工艺上不断改进,而右岸的残积土、强风化硅质炭质岩、粘土岩的帷幕设计与施工,拓宽了面板堆石坝建设新的领域,由此,成为《混凝土面板坝设计规范》(SL228--98)奠基工程。

关 键 词:小溪口面板堆石坝 右岸齿槽防渗板 右岸高趾板 强风化带 地基处理 

分 类 号:TV640.3[水利工程—水利水电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