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邱建华[1]
出 处:《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06年第8期637-640,共4页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
摘 要:近一个多世纪以来,围绕着听力重建这个主题,耳显微外科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切除病变的基础上,保存、恢复和提高听力已成为耳科医师的共识。历史上对传导性聋手术疗法的尝试始于1640年,Marcus Bancer是首例鼓膜成形术的术者;1876年报道了耳硬化症的镫骨切除术,1901年有人偿试对听小骨缺失的患者在鼓膜和前庭窗之间重建连接。但由于技术、设备及抗生素等条件的限制,成功病例甚少。抗生素、手术显微镜以及听觉生理学理论的发展大大提高了耳显微外科手术的水平。1952年Wullstein和Zollner提出了围绕听骨链重建(ossicular chain reconstruction,OCR)为中心的鼓室成形术的分类方法,奠定了耳显微外科及传导性聋听力重建手术的基础。特别是近20年来,随着临床听力学及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鼓室成形术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
关 键 词:鼓室成形术 耳显微外科手术 鼓膜成形术 镫骨切除术 听力重建 MARCUS 传导性聋 听觉生理学 手术显微镜 听骨链重建
分 类 号:R764.9[医药卫生—耳鼻咽喉科]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216.73.216.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