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抢救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被引量:2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林明祥[1] 潘海贤[1] 李玩如[1] 

机构地区:[1]广东省汕头市中心医院-中山大学附属汕头医院儿科,515031

出  处:《广州医药》2006年第5期35-37,共3页Guangzhou Medical Journal

摘  要:目的 探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在新生儿急性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将126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40例,未用机械通气;B组41例,用传统策略机械通气(CMV),潮气量(VT)12~15ml/kg,呼吸频率(RR)30~40次/分,气道峰压(PIP)〈3.43kPa,呼气末正压(PEEP)(1.12±0.34)kPa;C组45例,运用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LPSV),潮气量6~8ml/kg;呼气末正压(0.84±0.21)kPa,吸入氧浓度(FiO2)由0.8逐渐降至0.3,吸/呼比(I:E)1:1.5~2.0。结果 A组与B、C组相比,未实施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死率显著升高(P〈0.05);传统策略机械通气组病例率及并发症高于运用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组(P〈0.05)。结论 机械通气可显著降低新生儿呼吸衰竭的病死率;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可进一步减少呼吸衰竭的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关 键 词:肺保护性机械通气 呼吸衰竭 新生儿 

分 类 号:R722.1[医药卫生—儿科]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