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自己的”码号该当何罪——从一个“烧号”案件谈起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吴志鹏 

出  处:《通信世界》2006年第13A期26-26,共1页Communications World

摘  要:近年来,各种用户识别卡复制器或具有复制器功能的设备在市场上公开销售,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这种设备擅自制作用户识别卡、复制电信码号,牟取不正当利益。同时,他们趁着电信法律制度尚处在不断健全的阶段,采取各种手段规避司法制裁。因此,在处理这种案件时,我们要综合现行法律和法学理论,并结合电信行业的特殊性,准确定罪量刑。以下结合一个典型案例加以说明。

关 键 词:复制器 案件 用户识别卡 法律制度 电信行业 法学理论 典型案例 设备 信码 

分 类 号:TU411.2[建筑科学—岩土工程]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