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黄坌早三叠世古地磁结果及其构造地质意义  被引量:3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沈忠悦[1] 丁敬海[1] 叶长贺[1] 温军伟[1] 王兆梁[1] 陈志飞[1] 

机构地区:[1]浙江大学地球科学系,杭州310027

出  处:《科学通报》2006年第14期1689-1695,共7页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批准号:40274014).

摘  要:对广东黄坌剖面早三叠世大冶组122个岩芯样品的岩石磁学和古地磁研究表明,样品的载磁矿物以含钛的磁铁矿为主.热退磁显示2~3组分量.低温分量与现代地磁场方向一致,100~400℃分离出一组叠加剩磁,为燕山期的重磁化.400~530℃退磁区间获得稳定的特征剩磁(层面坐标下D=51.1°,I=15.3°.α95=5.0°),并通过了广义的褶皱检验和倒转检验,表明高温分量为原生剩磁.对应虚磁极位置:38.5°N.212.7°E,dp=2.6,dm=5.1.它与扬子地块同时代的极位置在95%的置信区间内重叠,表明在早三叠世时,南华地块与扬子地块已经拼贴.已发表的南华地块上的早三叠世古地磁数据表明,它们的磁倾角接近,但偏角变化较大,在投影图上早三叠世古磁极分布于一个以南华地块为中心的小圆上,暗示了中国南方广泛存在的局部旋转导致各地的古地磁极不一致.

关 键 词:早三叠世 古地磁 南华地块 大冶组 扬子地块 

分 类 号:P318.44[天文地球—固体地球物理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