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规则说明:AND代表“并且”;OR代表“或者”;NOT代表“不包含”;(注意必须大写,运算符两边需空一格)
检 索 范 例 :范例一: (K=图书馆学 OR K=情报学) AND A=范并思 范例二: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AND (U=C++ OR U=Basic) NOT M=Visual
作 者:何枭吟[1]
机构地区:[1]郑州大学商学院
出 处:《经济咨询》2006年第4期20-22,19,共4页
摘 要: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个人电脑和因特网发展和普及,对整个经济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拥有计算机、网络等数字科技者,正快速拉大与未拥有者在知识取得、财富分配以及社会地位的距离,形成新的社会不公平现象。面对新形态的鸿沟现象,1999年美国商务部在《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研究报告中首次提出“数字鸿沟”并对该现象进行了具体描述:在信息社会中,个人计算机和网际网络等信息工具对于个人的经济成就以及生涯发展具有关键性的影响力,有无计算机和运用计算机能力的高低将成为主宰贫富差距的力量,计算机科技的高度发展,已有快速拉大知识取得、财富累积以及社会地位差距的现象,而这种因社会数字化的结果而加大个人之间在知识、经济、社会差距的事实,称为数字鸿沟现象。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载入数据...
正在链接到云南高校图书馆文献保障联盟下载...
云南高校图书馆联盟文献共享服务平台 版权所有©
您的IP:18.219.4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