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突发事件中成批伤病的特点及救治研究  被引量:36

在线阅读下载全文

作  者:樊琨[1] 王雪里红 吴贵苹[1] 孙卫莉[1] 于岚[1] 王洪源[1] 

机构地区:[1]北京急救中心,北京100031

出  处:《中国急救医学》2006年第9期698-700,共3页Chinese Journal of Critical Care Medicine

基  金: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科研基金资助项目(No.D0905002000011)

摘  要:目的 从突发事件中找出特点和趋势,为北京市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及现场救治提出相应的对策。方法 以北京急救中心调度信息数据库为基础,对北京市2000-2005年发生的突发事件进行回顾性调查,将其中发生3人以上伤亡的事件即定为成批伤病,再从中随机抽取了1646份急救病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北京市发生成批伤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伤亡人数也由2000年的641人增加到2005年的1201人。外伤事件有增加的趋势,CO中毒呈下降的趋势,6年中所有事件类型中,交通事故所占的比例最多。虽然伤亡人数逐年增加,但死亡所占比例却呈下降趋势(X^2=128.67,P〈0.001)。伤亡人中男性所占比例有上升趋势(X^2=30.11,P〈0.001)。伤亡人中18~40岁者占73、3%。在不同季节中,除冬季为c0中毒高发季节外,春夏秋三季中均为交通事故所占比例最高。平均反应时间(从呼叫受理至急救车到达事发现场的时间)由2000年的15.6min缩短到2005年的12.2min。结论 北京市突发事件最显著的特点是逐年增多,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由于北京外来人口的逐渐增加,以及日益加快的城市建设,打架斗殴及工伤事故有了明显增加。随着城市车辆的增多,道路的拥挤,交通事故始终占有较高比例。由于城市危旧房的改造,冬季c0中毒事件呈下降趋势。伤亡人中以青壮年为主,年龄在18~40岁之间,反映了城市青壮年多发创伤的特点。随着急救站点的逐渐增加,平均反应时间的逐渐缩短,虽然受伤人数明显增加,但死亡人数却没有明显增加,导致死亡所占比例呈下降趋势。

关 键 词:突发事件 成批伤病 救治 

分 类 号:R459.7[医药卫生—急诊医学]

 

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参考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耦合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二级引证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同被引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期刊文献:

正在载入数据...

相关的主题
相关的作者对象
相关的机构对象